?0516-69851111
立春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一個節(jié)氣。立,是“開始”之意;春,代表著溫暖、生長。立春乃萬物起始、一切更生之義也,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。中醫(yī)科趙本起主任表示,春季養(yǎng)生要順應春天陽氣升發(fā)、萬物始生的特點,注意保護陽氣,著眼于一個“升”字。立春時節(jié)的氣候特點是風寒、春濕慢慢起來了,人體的陽氣開始升發(fā),肝氣偏旺、脾胃偏弱。所以,我們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防風寒、祛濕氣、舒肝氣、健脾氣。
立春·三候
一候東風解凍
立春一來,東風送暖,大地解凍。
二候蜇蟲始振
在冬季蟄伏的昆蟲開始蘇醒,蠢蠢欲動。
三候魚陟負冰
河流的冰層融化,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,此時水面上還有尚未完全融化的碎冰塊,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。
立春·起居養(yǎng)生
《黃帝內經》有云:春三月,此為發(fā)陳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,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,被發(fā)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,此春氣之應,養(yǎng)生之道也;逆之則傷肝,夏為實寒變,奉長者少。
在春季,白晝時長增加,黑夜日漸縮短,因此在春天應夜臥早起,因為過多的睡眠會阻礙人體氣機的升發(fā),此時可以稍微晚一點上床睡覺,但也要適度,盡量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,到了早晨,則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。晚上23點-凌晨1點,是肝經運行的時令,如果這個時候能進入深度睡眠,可以很好的養(yǎng)肝血、助排毒。只有肝血充足,肝的各項功能才能更好的發(fā)揮。
春天的陽氣微微初生,不像夏季那么隆盛,因此應順應其上升之勢,精心養(yǎng)護。此時要做到以下幾點:做好“春捂”,不忙減衣;風寒易從背部起,拍按督脈尤重要;睡好子午覺,保護陽氣。
立春·飲食養(yǎng)生
中醫(yī)認為酸味入肝,具收斂之性,不利于陽氣的升發(fā)和肝氣的疏泄,因此立春飲食應少吃酸性食物,多吃辛甘發(fā)散之品,如香菜、韭菜、洋蔥等。護肝養(yǎng)脾同樣重要,可選擇大棗、山藥等味甘養(yǎng)脾之品做成大棗粥、山藥粥食用。此外,立春日緊鄰春節(jié),人們常常大魚大肉,飲食多油膩,所以立春之時,要注意飲食清淡,以更好地調理腸胃。
立春·運動養(yǎng)生
立春后,氣溫逐漸回升,人們應該適當增加戶外活動,讓經歷冬藏狀態(tài)的身體開始適應春天的到來。鍛煉身體要循序漸進,不可過度勞累,耗損陽氣,建議選擇輕柔和緩的運動項目,比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極拳等。
立春·梳發(fā)揉穴 靜態(tài)養(yǎng)生
《養(yǎng)生論》說:“春三月,每朝梳頭一兩百下”。頭為諸陽之會,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(yǎng)生保健方法,有宣行郁滯、疏利氣血、通達陽氣的作用。
梳頭時,手呈弓形,五指尖插入到頭發(fā)中,可以先從前額的發(fā)際向后一直梳到頸后發(fā)根處,然后再從左、右耳的上部分別向各自相反方向進行梳理。梳頭時用力要均勻,速度宜緩,1次梳50-100下,頭皮微熱即可,梳頭時將身體向前屈或向后仰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養(yǎng)生效果更佳。
立春后,人易煩躁,常揉內關穴,可以寧心安神,提高睡眠質量。
內關穴位于前臂正中,腕橫紋上2寸。
按揉內關穴的時候,以一手拇指螺紋面按另一邊的內關,以感覺酸脹為佳,一般一次按揉2—3分鐘。
期門穴有疏肝理氣、保健腸胃的作用。
期門穴在身體的乳頭直下,第6肋間隙中。
取坐位或仰臥位,用中指指腹輕按期門穴,以順時針方向按摩2—3分鐘,力度適中,以局部有輕微酸脹和溫熱感為宜。
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揉搓迎香穴有很好的防病作用。
迎香穴距離鼻翼兩側1.5厘米。
用兩手的食指按住鼻翼兩側的迎香穴,然后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搓摩36次,會有酸脹感向額面放射。